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Dr. Cindy Wong

醫病 vs 醫人

驟眼睇醫病和醫人都一樣,但實情分別很大.隨著科技發達,醫學日新月異,我們每分每秒都有新的醫學資訊.坦白說,即使醫生多用功多用心,每分每秒都update自己,還是需要電腦幫助,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病人找到最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心水清的你不難發現,只要對電腦輸入了充足的病人資料,電腦能夠因應其病歷透過網絡資訊自行搜尋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因此,醫學界近年來有激烈討論,究竟AI人工智能何時能夠取代我們醫生的位置.某些不牽涉為病人檢查的科目,例如放射科,病理科等首當其衝,因為不少比拼顯示AI比我們人類更為準確.我認為單純於醫“病”的層面上AI可能比人類優勝,因為電腦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尋到所謂最正確,最黃金標準,最up-to-date的治療方案.

可是這些方案都是最適合病人的嗎?這就正正是醫“病”還是醫“人”的分別.除了最適確的治療方案,還需考慮病人的體質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負擔能力等等,從中進一步為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相比起AI做出快狠準的治療意思,一個更適合醫“人”的方案往往更被病人及其家人所接受,也更持之以恆地讓病人接受治療,這樣一般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部份情況下醫病和醫人分別不大,但如以下幾個情況兩者間的分別則高見立下:

1. 年長病人

2. 同時有多種長期病患的病人

3. 有情緒問題或有心理陰影的病人

4. 沒有支援的獨居病人

5. 有經濟問題的病人

簡單來說,每個治療方案除了要考慮治療成效以外,我們還要考慮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病人年紀及病歷能否承受藥物的副作用,也包括對病人經濟上的副作用.即使身體及經濟上能夠承受,也有不少病人因為身邊人患病時副作用纏身的經歷而構成心理陰影,自身情緒問題也往往大幅減低承受副件用的程度.再者,身邊缺乏家人朋友支援而又獨居的病人情況則更為不妙.在這些情況下,強行進行所謂世俗最快狠準的治療方案,往往未能達到最佳成效,甚至可能造成悲劇收場.

治療腫瘤比治療其他疾病更複雜,這是一個漫長戰爭,也是一家人共同努力面對的戰爭,身體的狀態,心理的變化,經濟的狀況等隨著漫長戰爭的發展而不斷改變,這些都是冷漠的AI不能計算出來的.所以我肯定AI不能夠取代腫瘤科醫生的地位,因為我們都是醫“人”,不單是醫“病”的.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有淚多好

<<如何掉眼淚>>是一首情歌, 但同時亦是情緒問題的寫照. 在適當的時候流眼淚是平衡情緒的最好方法, 如果在傷心的時候不懂得流眼淚, 不是堅強的表現, 而是不懂得放負的表現, 是情緒失衡的表現.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套電影- 玩轉腦朋友,...

人生得” 閒”須盡歡

曾經講過如果今天是我最後的一天, 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好好陪伴我的兩位女兒! 明知這是最大遺憾卻沒有好好正視, 都是香港人最大的通病……縱容自己”遺憾”成為真正的遺憾, 皆因大家都冇好好正視生死, 而且香港人真係好鍾意返工! 所以, 我決定不再以忙為藉口縱容自己遺憾,...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