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症一二事 之 家有一寶
- Ca菜鳥 - Anita
- Jan 11, 2022
- 2 min read
擁有一年的腫瘤醫療工作經驗,
前來求診的病人,男男女女,老老幼幼,
我手上處理中的FILE超過一百個,
曾經處理的更是數百個,
有人問我“生腫瘤既人有冇樣睇?”
“其實冇!”我很實在的回答.
年輕的十多二十歲,
至年長的八九十歲癌症病友大有人在.
印象較深刻之一,
莫過於最年長的一群七八九十歲病友.
日常生活用的機械經過十多年(甚至幾年)都會變舊變壞,
何況是“用”了幾十個寒暑的人體“機件”!
糖尿病高血壓諸如此類是等閒事,
就算有一兩個腫瘤也不足為怪.
不要帶眼色擬定有腫瘤的老人家都在垂死邊緣.
我工作裡接觸的七八九十歲病友,
七十歲的跟我們分享如何踏單車由沙田至西貢…
八十歲的說不上健步如飛但走進來不用拐杖...
九十歲的每天到屋苑樓下打羽毛球…
我常跟醫生笑說,
如果我五六十歲還有他們那份魄力都要收貨了!
每一個人對治療用藥也有自己看法,
或有屬於激進派的希望盡快用藥藥到病除…
或有屬於悠遊派的不要用藥一切隨緣…
上述提及的幾位七八九十歲病友,
都因為醫生一句“不用化療打針”都不約而同表示滿意.
雖說身體檢查後發現了腫瘤,
但日常生活都“食得瞓得痾得唔辛苦”,
甚或受身邊老友記的抗癌經歷所影響,
認為化療打針後會變得“人不似人”?!
西醫講求治療成效百分比,
用藥治療腫瘤當然不是100%有效,
(補充:即使基本如一般止痛藥都不會100%)
卻或重或輕需要病人承受一定副作用.
對於年長的一群病友,
用藥是否得宜絕對需要醫生向病者及家人清楚闡釋,
所以有腫瘤也不一定必然經歷化療打針過程.
年長病友對於不用化療打針的結論倍感滿意,
反倒是他們的家人,
怕做錯決定…
怕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
往往與患病本人持相反意見…
所以我的醫生都特別在兩派別之中充當協調員,
花時間花唇舌向每個個案的所有家人解釋用藥的利與弊.
爺爺嫲嫲公公婆婆在我年小時已到他方了…
每每看到那幾位七八九十歲的病友到診,
會跟醫生討價還價!
會跟醫生分享生活點滴~
覺得他們份外可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