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症一二事 之 家人間的角力協調
- Ca菜鳥 - Anita
- Jan 11, 2022
- 2 min read
近月來醫生的瘋狂診症,
每天過十每月過百的會診可是等閒事,
不同年齡,不同種類,不同期數的癌症病人範圍甚廣,
有新確診前來求助的個案,
當然也有較晚期,持續需要我們幫助的病者.
印象最深刻的,
當然是晚期牽涉到生死的病友.
因為與醫生見面的頻密程度,
因為自身感覺到各種症狀的變化,
其實不用醫生詳述也大概明白自己的病情進度.
繼續治療增加藥劑份量?
花費肯定更大,
甚至帶來更多影響生存質素的副作用…
紓緩性質治療?
難免讓病者或其家人有“放手等日子”的不安…
診症室中,
實實在在的感受到病者及其家人之間的分歧矛盾…
病者不想再用藥了…
受不住藥物的副作用而不能有尊嚴的走過晚期生活…
家人卻一直遊說用藥…
“不能放棄哦!”…
其實是捨不得放手…
某組病人及其家人因為“入院治療”與否而在醫生前激烈討論…
病人渴望入院治療,
因為知悉家人為自己在家日夜照顧的同時,
家人完全捨棄了睡眠休息等正常生活,
倒不如入院由醫生照顧讓家人有一點點休息時間…
家人卻不願病人入院治療,
因為每天的來回車程加上醫院那一陌生環境,
反而讓家人照顧病者的同時感到渾身不自在…
醫生的角色,
除了營造機會讓病人及家人舒坦地表達自己的立場感受,
還充當了一位調解員,
專業地權衡輕重,
分析各方堅持的利與弊,
這已遠遠超出醫生用藥診症的基本要求.
病人及家人之間能夠互訴心聲,
在用藥,治療等問題之中找尋共識,
這不是病者獨個兒的事情,
是一家人共同解決問題的溫暖溫馨.
Comments